岳阳网讯(李明辉 周 权)屈原管理区重点围绕粮食、生猪、高效经济作物三大特色板块,以培育种养大户带动,以建立土地交易平台推动,促进经营田地向大户集中。全区采用租赁、转包、拍包、土地入股等市场化手段运作,土地流转面积近5万亩,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32.7%。在政策、资金、项目上对大户实行重点扶持,率先推出“农民创业小额贷款”,已发放6000多万元,实行政府全额贴息。目前,全区种粮面积30亩以上1234户,千亩以上7户,1万亩以上1户,大户种植率达32.3%。 为放大种养大户优势,出台系列奖扶政策,扶植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联合农民实现抱团发展。全区合作社由2010年的13个增加到122个,注册资金4.3亿元,入社农户1.1万户,农户入户率84.6%,面积超过10万亩。 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基地有11万亩、养殖户3270户,并带动邻近县市农户3.7万户,形成优质稻生产基地+优质稻订单生产→优质米加工基地,种猪→饲料→养殖→加工→销售,特种水产苗种场→万亩特种水产养殖基地→特种水产品加工厂三条完善的产业链,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12家。把企业办到田间地头,有效解决了农产品销售渠道窄、价格卖得低、利润留不住等问题,打开了农业的利润空间。四年来,屈原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9002元增加到15655元。 2014年全区共整合项目资金4.78亿元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实施了环洞庭湖基本农田综合治理、旱涝保收基本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水利建设等一批重大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达到12.4万亩,初步实现“田成方、林成网、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土壤喧”。 从2011年开始,共投入农机专项资金2800万元,以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插秧为突破口,大力引导农民推行机械化生产。2014年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93.8%,机耕、机收、机运率均达100%,居全省县市区首位。目前全区农民共购置插秧机486台,农民每购置一台大型高速插秧机区里补贴2-3万元,每机插1亩田补助50元;集中育秧和机插秧面积单季500亩以上的奖励1万元,单季1000亩以上的奖励5万元。发展机插秧育秧硬、软盘35万个,实现早、晚稻机插秧面积10万亩。其中双季稻全程机械化增产模式攻关示范区面积2.2万亩,早稻亩产达549公斤,排名全省第一。养殖业则实现自动喂料、自动饮水、水帘降温、畜禽舍空调、电视监控等自动化。农业机械化极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每个农业人口生产粮食2.6吨、出栏生猪14.5头,均量居全省第一。 全区17个规模标准化猪场实行全程电子视频监控,标准化大棚实行电子监控,农产品加工厂、饲料加工企业均实现可视频监控。今年启动的国家新农村农业物联网建设项目,已在4个乡镇、5个大型示范农业基地安装了水文、土壤、气候等监控监测设备,初步实现农产品质量的可追溯。项目建成后,可实现自动化生产、最优化控制、智能化管理、电子化交易,推动农业生产跨入信息化轨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