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紫汀 通讯员 刘翱 吴鹤辉)10月22日,记者获悉,科技部正式下文批准岳阳市农业科技园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这是屈原管理区获得的又一张国家“名片”。目前,该区以岳阳市农业科技园区为基础,正在进一步完善园区的规划和实施方案,理顺管理体制,制定三年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制定引入科研院所及招商引资配套政策,以科技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为全国大江、大湖湿地产业提供可以借鉴、复制的园区发展模式。 据了解,“岳阳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省级优秀农业科技园区“屈原农业科技园区”为核心区,示范区涉及湘阴、汨罗、岳阳、华容、君山等县市区,辐射区为洞庭湖沿湖的岳阳、益阳、常德,湖北的石首、公安、监利等地。该园区创建后,对于我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强化粮食和食品安全,加快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带动农业增值,整体提升洞庭湖区生态服务功能。 近年来,屈原管理区整合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中小河流改造、低产田改造、农垦危房改造等农业项目资金,集中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全区14.6万亩农田已基本达到“田成方、林成网、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土壤喧”的标准。同时,该区主动对接科研院所,增强科技支撑能力,充分利用列入省农村信息化建设试点单位的契机,借助湖南农大信息学院的技术力量,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有效促进农业向现代化、产业化、信息化发展。积极搭建与农业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平台,加强技术研发,加快成果转化。现有国家级研发平台4家、省级平台1家、市级平台1家,组织实施国家、省级等各类科研项目100多个,获得14项科技成果。 国家农业科技园获批后,屈原管理区将全面对接科技部“121工程”,即“一城两区百园”工程,紧密结合“环洞庭湖经济生态区”建设目标,大力发展湿地产业,探索粮、棉花、油、猪、水产等种植、养殖、加工传统农业发展升级道路。探索“政府主导、科研院所参与并作技术支撑、企业为龙头、农户为主体”的全新园区建设合作模式。在湿地产业经济、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水资源利用、湿地生态环保等方面形成示范引领,辐射周边、带动大面,带动整个洞庭湖区湿地农业产业的全面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