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惠众粮油专业合作社位于长株潭“两型”社会滨湖示范区屈原营田片区中,是根据发展现代农业要求而建的一家以粮油生产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以“组织化、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为特点,以两型示范建设为契机,以优质稻为主要种植作物,以高产、优质、高效、绿色生态为目标,成立于2009年5月,注册资金1200万元,核心种植面积为6200亩,拥有社员263户,社员面积2万亩,被评为省级示范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理事长阳岳球获得2011年“全国种粮售粮大户”荣誉称号,在全国粮食生产表彰奖励大会上,代表全国300多位种粮大户发言,温家宝总理亲自颁奖,2012年又评为了全国劳动模范。 合作社坚持以两型引领示范,打造现代农业为指导思想,实现合作社三年内示范基地社员发展到2000人,面积达5万亩,实现产粮5万吨,每亩节本增效100元,加强科技合作,继续与隆平高科、神农大丰、金健米业等上市公司合作,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及水稻高产攻关。合作社种水稻亩产提高到1000公斤,全部实现吨粮田。2013年投入1000万元新建6000㎡的粮油仓储中心,及日烘干300吨的稻谷烘干车间,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开展粮食精深加工及绿色食品认证,发展优质稻1万亩。2014年投入1000万元新建年加工2万吨的稻米生产线,“岳球牌”生态优质大米打造省级著名商标。2013年合作社争取评为部级先进示范合作社。 现代农业也是两型农业,既要实现粮食的高产稳产,又要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合作社在整个经营生产中,贯彻“两型”理念,指导全社的生产经营,从合作社章程到生产管理制度、生产资料的投入和生产操作、设备的选型购入都贯彻提高管理效率,节约能源,科学合理最大限度地利用设备资源,同时大力降低劳动力,减少生产环节的粮食损耗、浪费,有效的促进了耕地的,合理集约、节约开发利用。 在全社的生产布局上,科学安排,两型规划,下设五个分社,层层落实分工负责。育秧大棚的规划建设上,本着最大利用资源,合理规划秧苗运输路线,如在营田镇菱湖基地设置大棚育秧基地、黄金乡育秧中心设置生产基地,减少运输路途,提高管理效益,大面积种植上,科学合理分布,设定区域管理人员,以点指导示范。同时建设高标准农田,增加粮食生产面积达8%以上,建设高标准灌溉渠系,提高水利用系数20%以上,全部生产面积实行“双季双杂”,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出量,最大限度地利用地力,增加产出,提高效率。 两型农业必须实现资源节约型。合作社在推广先进新技术时,充分考虑优先采用“两型”化技术,在整个生产布局上,采用“双季双杂”高产技术,100%双季稻面积,使土地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生产能力,实现高产稳产,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减少劳动力的使用,减少单位面积生产成本,如1亩机插秧成本70-80元,而人工则需200元左右,施肥方面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根据土地肥力,综合平衡施肥,充分发挥肥料的最大效力,减少肥料的使用量及流失损耗;在病虫害防治方面,采用统防统治技术,每亩用药量减少30%,人工降低50%,特别是采用飞机洒药,更是提高生产率和减少药物成本用量。大棚工厂育秧技术解决早稻遭遇“倒春寒”的影响,充分利用大棚,控温、湿、光,达到人可控自动化育秧新技术。两型技术的推广,大大地降低了成本和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实现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 现代化农业不但提高产品产量,而且还需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生态绿色农业。合作社在生产的产品上,选择“两型”性能突出的产品,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环境的污染,在良种选择上,选用超级稻良种,每亩用种量由常规稻的10斤减少至1.5-2斤;肥料上选择生物复合肥、配方肥,减少肥料的使用量,提高利用率;在病虫害防治上,采用生物农药、低残农药,减少农药对土壤的污染和稻谷中的农残,减少农药使用量30%以上,采用高速插秧机,提高工作效率,采用大棚多层育秧架,节约秧田,使用快速催芽机,提高稻谷发芽率达20%以上,使用播种流水线和育秧基质,实行标准化生产,提高育秧成活率和秧苗质量。两型产品的使用,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规避了自然灾害的影响,确保了粮食产品的质量安全。 现代农业必须有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合作社在生产管理上制定了各部门、各生产环节的管理制度,技术操作规程,合作社专门制定出了“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管理技术标准”,报技术监督局备案、批准,在全社实施,通过标准化的生产管理,使合作社的生产管理科学化、制度化,同时还起到了推广示范作用。 合作社在经营管理生产上,大力推进“两型”化建设,建立了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极大地带动和影响了周边农户,目前全区已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20个,其中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4个,涉及全区粮食生产面积10多万亩,入社农户达70%以上,全区98%上实行双季稻种植,集中育秧面积达12万亩,购置各种农机具达2万台套,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93.1%,100%良种,测土配方施肥达90%以上,统防统治面积达70%以上,2012年实现了粮食早晚稻大面积丰收,产量达历史最高水平,晚稻全区平均达到912斤高产记录。惠众粮油专业合作社核心面积达到双季稻吨粮标准,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834元,农民人均产粮2.58吨,位居全省首位,全省两次集中育秧现场会、晚稻高产全国现场会、超级稻百亩高产示范片现场会共接待省内外参观人员达3000人次,真正实现了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增产增效,好的示范辐射作用,实现了现代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